因拜訪朋友去了Bielefeld一趟,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間中國餐廳「上海花園」,當天星期四晚間是Buffet吃到飽,而且是烤鴨日喔!
通常在德國能吃到的烤鴨其實都不真的是烤鴨,而是「炸鴨」,這間餐廳的烤鴨可是真的烤鴨,附上餅皮跟青蒜,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其他的菜味道也是很不錯的,不是那種一般的德式口味。
上烤鴨前,老闆還會先把一整隻烤鴨端到桌前給客人觀看,那時忘了把相機拿出來拍照。這是烤鴨片好以後端上桌的盛盤。

好久沒吃到美味油嫩的烤鴨了啊!老闆烤鴨的功力好,鴨肉都非常軟嫩,鴨皮也很香酥。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德國的天氣彷彿就這麼跳過秋季,直接進入冬季。我們這區十月的日間氣溫就已是攝氏十度上下,夜間氣溫當然就更低了。
或許是身體生理機制的反應吧,天氣冷,就想多吃些東西,不論是取暖也好,還是貯存熱量也好,食慾總是比起高溫夏季期間好得多。天冷的時候吃上熱呼呼的燉補雞湯,多令人滿足啊!而且因為我常會手腳冰冷,更想多吃熱熱燙燙的食物啦!
補上最近大學食堂的午餐照片。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季學期結束,終於可以稍微喘口氣,繼續來寫網誌了。
七月中旬,參加了同學們的期末聚會,每個人帶一份自製的餐點過去,大夥一起同樂。
我準備的菜餚是台式炒米粉(圖片正中央),大家準備的菜餚都很好吃哪!
水果沙拉、甜點也都是同學們自己做的呢。
右下角的甜點麵包,是一位德國男生做的,真是巧手,好像外面麵包店賣的!


前陣子才發現這裡的亞洲超市有賣台灣工研黑醋跟金蘭醬油膏!加一點黑醋拌炒米粉,味道挺香的。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肚子微餓的時候,就會想吃點溫熱的小吃
例如水煎包、肉圓、甜不辣、蔥油餅、大腸麵線、臭豆腐、滷味、雞排等等等等
邊想邊流口水,但也只能將快要溢出的口水,無奈地吞回肚子裡
總想著如果回台灣的時候,就要去吃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美味小吃
曾經某個晚上跟朋友聊天
聊著以前校園附近有哪些我們曾去吃過的飯館與小吃
聊著聊著,腦袋裡儘是那些食物的畫面,彷彿就要嗅到香氣、嚐到滋味
伴著我們的,卻是肚子餓的咕嚕咕嚕聲
但是,當我們回到台灣後
家人往往準備豐盛的餐飯,讓我們酒足飯飽
以致我們的腸胃沒有多餘的空間去容納那些美味的小吃
水煎包、肉圓、甜不辣、蔥油餅、大腸麵線、臭豆腐、滷味、雞排
仍舊是停留在我腦袋裡的畫面之一
想吃的東西太多,但嘴只有一張,腸胃只有一套,在有限的時間裡只能吃有限的食物
每當在德國有些小餓的時候,我總想起台灣的小吃
因為德國的食物餐點實在是太貧乏了啊
小食的選擇,就只有麵包、蛋糕、薯條、香腸
沒了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這兒因緯度偏高,約莫下午四時多,就漸漸天黑,至五點多,便完全天黑了。因此逛年末的聖誕市集,下午四、五點去逛,人潮還不會太多,但是又已近天黑,很有類似台灣逛夜市的氣氛。昨兒個星期天跑去大城市裡逛聖誕市集,人潮擁擠的情況已經逼近台灣夜市了,差點動彈不得,坐在露天座位吃晚飯,真像是在台灣的路邊攤卡位啊。還有個有趣的地方,依照我們的身高,我們是屬於偏高的,因此在台灣逛夜市時,就算身邊擠滿了人,但是我們通常都還是可以看到路旁的攤位賣些什麼東西;但是在德國就不一樣了,雖然跟德國人比起來,我們也不算太矮,但是在逛聖誕市集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四周是人牆啊,要能看到路旁攤位的商品就變得很不容易。呵呵,在巨人陣裡還是呼吸得到空氣的。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日跟在語言班上課認識的日本友人一同吃飯,和她好久沒連絡了,前些天電話連絡上,便相約出來吃飯。從系上客座教授那裡得知學校附近有一間巴西餐廳,在S-Bahn火車站附近。那間巴西餐廳,雖然地近火車站,但是從外觀上完全無法得知那是一間巴西料理餐廳,只能看出是一間咖啡廳(晚上會變身為小酒館),而且是一點也不顯眼的咖啡廳,要不是跟系上教授來吃,我就算天天經過那間巴西餐廳,我也絕對不會知道那間外觀看起來是咖啡廳的店,竟然是道地的巴西料理餐廳啊!
日本友人忘了帶相機,她問我能不能把菜單通通照起來,呵呵!因為日本友人之前去過巴西旅行,很知道巴西料理的口味與菜色,我們看到色彩鮮豔且有很多食物照片的菜單,研究了好久好久才決定要點什麼,因為菜單照片上的食物,每樣看起來都是好好吃的樣子啊,而且大部分的料理都還不算太昂貴,多是六至十歐元左右的餐點。十歐元以上的餐點也是有的,從菜單照片看起來,似乎是特殊的巴西料理。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耶誕年末的時候,超市裡蛋糕餅乾甜點製作區的架子上多了好幾種產品,那些是已經調好製作配方的蛋糕或餅乾,平常架子上就已經會有不少這類產品,這種已經調好配方的蛋糕餅乾,包裝盒上通常會有製作解說,讓你買回家自己做;平常在超市就有自製蛋糕餅乾區,可以買到麵粉、酵母粉、各式糖漿、吉利丁粉、檸檬粒、柑橘粒、櫻桃粒、巧克力磚、裝飾糖果等等。在耶誕年末或者復活節(下星期就是了)時,超市裡會進一些較有時節性的產品,種類也較多。
這是法式泡芙的盒子外觀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eutsch kochen für Anfänger
Schweinebraten mit Blaukraut und Semmelknödeln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4402,00.html
影片連結
Scholle mit Kartoffelsalat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5870,00.html
影片連結
Brandenburger Bauernente mit Kartoffelpuffern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6450,00.html
影片連結
Grüne Soße mit Ei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7143,00.html
影片連結
Tafelspitz mit Pumpernickelsoße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7147,00.html
影片連結
Rehrücken mit Spätzle
食譜: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2144,2808842,00.html
影片連結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üchentrends 2008
影片
:
http://www.dw-world.de/popups/popup_single_mediaplayer/0,,3038594_type_video_struct_1534,00.html?mytitle=K%C3%BCchentrends%2B2008
1. TV Koch-Star, Koch-Show (電視料理秀,德國現在有20個料理節目,2008將會更多)
2. Kreativität - asiatische Ideen (創意:來自亞洲料理食材與技術的創意刺激)
3. einheimische Produkte - regionale Küche, nationale Küche, “traditionale Küche“, Slow-Food, “zurück zu den Würze“ (本土化,在全球化的浪潮底下,回歸在地料理)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菜能讓人更性感嗎?
根據德國一份飲食雜誌 "Essen & Trinken für jeden Tag" (每日飲食)的問卷調查,十四歲以上的德國男性,其中有百分之38認為,爐邊做菜的女性是性感的。而有百分之36的女性認為,爐邊做菜的男性是性感的。這份雜誌並做了結論,伴侶一起參加烹飪課,會比一起去健身房,將更受歡迎。
百分之75.4的男、女性認為,愛情,是通過胃而來的。有百分之80.8的人認為,由另一半為自己烹飪所帶來的驚喜,是相當浪漫的呢!哈,德國人也要開始浪漫了嗎?
的確,現在德國書店裡,通常一進門就會看到各式各樣的料理食譜與圖鑑精裝本,透過印刷精美、講究光影效果的料理攝影,挑動讀者的脾胃。除了強調「典型」的德國料理,最常見到的就是亞洲料理,這類封面圖片,不是壽司,就是快炒(Wok)。另外相當熱門的料理書主題則是義大利、地中海、西班牙、印度等。前一陣子是耶誕節,書店裡所見的料理書、飲食雜誌等,幾乎清一色的都是聖誕節食譜,尤其是聖誕小餅乾、薑餅、甜點。超市裡面也應景地販售各類製作蛋糕餅乾的食材,種類之多,是平常想要買也找不到的哩。
Essen & Trinken für jeden Tag雜誌網頁:http://www.essen-und-trinken.de/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還沒真正到年底最後一天,但是學校已經放了大假(聖誕節加上新年,有兩個星期的假日)。到2007年年底的這幾日,學校食堂雖然有開放,但是理論上我應該不會為了去吃年末學校食堂的最後一餐而跑去學校。因此在這裡放上的照片,是我十二月底在學校食堂吃的最後幾餐。
這一餐是墨西哥式牛肉,有加紅豆。一份主食,加上兩份配菜(沙拉、馬鈴薯),再加上甜點,照片裡兩人份的餐點,總共5.5歐元,算是很划算的價錢了。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很久以前就想開個文件夾,專門放德國大學食堂(Mensa)裡的餐點照片。Mensa食物,大概是學生最常吃的食物,雖然不見得每一餐都很合口味,我吃過鹹到不配水喝就吃不下去的沙拉,也吃過硬到連刀叉都切不下去的披薩;但至少價格上比起去外面餐廳或者小吃店,都來得划算許多,價格從少於2歐到5歐左右。因此大部分午餐時間我都還是選擇去學校食堂吃午餐。雖然學生餐廳的食物在學生眼裡,跟難吃是劃上等號的,不過學生事務處(Studentenwerk)總是會想辦法增加各類餐點食物種類,求新求變(雖然怎麼變都還是差不多啦),而且每年都還會有德國各大學學生食堂評比,廚房衛生清潔度、食物是否美味、用餐環境是否優良、服務人員態度是否良好等,都是列入評比的項目。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