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ter(Ruhr)(費特),這城市的名字有點特別,因為德文Wetter是指天氣。不曉得城市命名由來為何?
這小城市也是很有歷史的,11世紀時就已在文獻裡被提及。也有幾位近代德國歷史名人在此生活過。(後文會再提及)
Ruhr魯爾河流經此市東北角,因此地名附上Ruhr,以區分這裡是魯爾河畔的Wetter。此地魯爾河畔即是老城Alt-Wetter區域。

下圖為Wetter火車站

下圖為魯爾河偃塞湖:Harkortsee。對岸有不少風帆船停泊,湖上也有遊船行駛。附近也有自行車與健行步道,又是一個踏青的好去處。

下圖為Wetter的市政廳,位於Kaiserstr. 170號。1902年12月20日,德皇Kaiser Wilhelm II賦予城市權力,市政廳啟用。此市政廳由礦業鉅子Gustav Vorsteher出資及其侄子Gustav Werner(為政府建築工程師)從柏林來此設計興建。
這棟市政廳是有意地被建成理想中典型德國市政廳的樣子。運用了很多典型的市政廳建築元素,例如禮堂Ratssaal、入口大廳Eingangshalle、可以作為市政活動宣告地點的小陽台等。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塔樓則有43公尺高。

下圖為市政廳大門。

市政廳大門把手,上頭有狗狗在守門喔!

我們去的那天並不是辦公日,所以沒能進入參觀市政廳。或許那裏是小城吧,外國人很少,也幾乎沒有遊客,而且又不是辦公日,我們外國人在市政廳外圍晃來晃去,拿著相機東照西照,結果一位德國老阿公遠遠地就一直注視我們,甚至後來市政廳內留守的一位白衣婦女也透過窗戶一直在觀察我們的舉動。我其實也被她嚇一 跳。哎呀,我們舉止太詭異了嗎?我們只是想要來欣賞一下你們的市政廳建築啊。後來我們就趕緊走了。

透過大門玻璃照入口大廳,天花板看起來很漂亮。仔細看,照片右手邊有一個白衣婦女,我拍完這張照片後看到她在看我,我嚇了一大跳。我沒想到裡面有假日執勤留守的人啊!


市政廳右前方屋角,則有高2.5公尺的一尊銅像:Heinrich Freidrich Karl Reichsfreiherr vom und zum Stein (1757-1831),或簡稱Karl Freiherr vom Stein。(wiki連結)
中文譯名很長: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卡爾·馮·施泰因帝國男爵,通稱「施泰因男爵」。

他是德國普魯士史上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他是普魯士王國的重要官員,曾主持魯爾河的運河開鑿,運送當地出產的煤炭資源,奠定魯爾工業區發展的經濟基礎。1806年普魯士被拿破崙大軍擊潰,柏林被法軍佔領,普魯士戰敗割地。慘敗給拿破崙之後,普魯士尋求全面性的改革。1807年Stein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Stattsminister),在其任內廢止了普魯士王國內的農奴制度,與Karl August Freiherr von Hardenberg (1750-1822)聯手,採行一連串普魯士行政、經濟、社會、軍事、教育等的改革,將普魯士現代化,史稱"Preußische Reform"(普魯士改革)。在此波改革中,負責教育改革部份即是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1835)(洪堡),依其新式教育理念,於1810年設立柏林大學Berliner Universität(後來二次戰後改稱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這尊在Wetter市政廳的Karl Freiherr vom Stein銅像,設立於1909年,紀念他於1784-1792年間在Wetter此地的礦業發展貢獻。

除了Wetter(Ruhr)有Karl Freiherr vom Stein的紀念銅像,在柏林、科隆、馬堡等地也都有他的紀念銅像。

離開市政廳,遠照一張全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rspr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