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幫一位漢學系的德國女生在網路上查了朱熹的著作,很神奇的,有些東西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全文,我指的當然不是所謂的資料庫,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現在電子文獻、資料庫等數位化資料,對於身在國外、手邊不易取得資料的人來說,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在幫那位同學找文章的同時,看了《朱子語類》裡的讀書法。讀書須靜心、虛心、誠心。大概最近心情有點煩燥,引此自勉。
我以下所引的《朱子語類》是引自中研院史語所的漢籍電子文獻,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讀書法上
- 171 -
今之學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方子.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讀書法上
- 173 -
看書非止看一處便見道理.如服藥相似,一服豈能得病便好!須服了又服,服多後,藥力自行.道夫.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讀書法上
- 174 -
人讀書,如人飲酒相似.若是愛飲酒人,一盞了,又要一盞喫.若不愛喫,勉強一盞便休.泳.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讀書法上
- 174 -
讀書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農功,如農之有畔.為學亦然.今之始學者不知此理,初時甚銳,漸漸懶去,終至都不理會了.此只是當初不立程限之故.廣.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四/讀書法上
- 175 -
中年以後之人,讀書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見道理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77 -
學者讀書,多緣心不在,故不見道理.聖賢言語本自分曉,只略略加意,自見得.若是專心,豈有不見!文蔚.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79 -
凡看書,須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後又看一段.須如人受詞訟,聽其說盡,然後方可決斷.泳.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79 -
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說,殊害事.蓋既不得正理,又枉費心力.不若虛心靜看,即涵養、究索之功,一舉而兩得之也.時舉.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1 -
學者當以聖賢之言反求諸身,一一體察.須是曉然無疑,積日既久,當自有見.但恐用意不精,或貪多務廣,或得少為足,則無由明耳.祖道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7 -
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說可疑,而不知己說之可疑.試以詰難他人者以自詰難,庶幾自見得失.必大.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7 -
聖人千言萬語,只是說箇當然之理.恐人不曉,又筆之於書.自書契以來,二典三謨伊尹武王箕子周公孔孟都只是如此,可謂盡矣.只就文字間求之,句句皆是.做得一分,便是一分工夫,非茫然不
- 188 -
可測也,但患人不子細求索之耳.須要思量聖人之言是說箇甚麼,要將何用.若只讀過便休,何必讀!明作.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8 -
許多道理,孔子恁地說一番,孟子恁地說一番,子思又恁地說一番,都恁地懸空掛在那裏.自家須自去體認,始得.賀孫.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9 -
人做功課若不專一,東看西看,則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須是看論語,專只看論語;看孟子,專只看孟子.讀這一章,更不看後章;讀這一句,更不得看後句;這一字理會未得,更不得看下字.如此,則專一而功可成.若所看不一,汎濫無統,雖卒歲窮年,無有透徹之期.某舊時文字,只是守此拙法,以至於今.思之,只有此法,更無他法.僩.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89 -
看經書與看史書不同:史是皮外物事,沒緊要,可以劄記問人.若是經書有疑,這箇是切己病痛.如人負痛在身,欲斯須忘去而不可得.豈可比之看史,遇有疑則記之紙邪!僩.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0 -
因言讀書法,曰:「且先讀十數過,已得文義四五分;然後看解,又得三二分;又讀正文,又得一二
- 191 -
分.向時不理會得孟子,以其章長故也.因如此讀.元來他章雖長,意味自首末相貫.」又問讀書心多散亂.曰:「便是心難把捉處.知得此病者,亦早少了.向時舉中庸『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說與直卿云:『且如讀十句書,上九句有心記得,心不走作,則是心在此九句內,是誠,是有其物,故終始得此九句用.若下一句心不在焉,便是不誠,便無物也.』」明作,以下論看注解.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1 -
「大凡人讀書,且當虛心一意,將正文熟讀,不可便立見解.看正文了,深思熟讀,便如己說,如此方是.今來學者一般是專要作文字用,一般是要說得新奇,人說得不如我說得較好,此學者之大病.譬如聽人說話一般,且從他說盡,不可勦斷他說,便以己意見抄說.若如此,全不見得他說是非,只說得自家底,終不濟事.」久之,又曰:「須是將本文熟讀,字字咀嚼教有味.若有理會不得處,深思之;又不得,然後將注解看,方有意味.如人飢而後食,渴而後飲,方有味.不飢不渴而強飲食之,終無益也.」又曰:「某所集注論語,至於訓詁皆子細者,蓋要人字字與某意看,字字思索到,莫要只作等閑看過了.」又曰:「讀書,第一莫要先立箇意去看他底;莫要才領略些大意,不耐煩,便休了.」祖道.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2 -
凡看文字,諸家說有異同處,最可觀.謂如甲說如此,且撏扯住甲,窮盡其詞;乙說如此,且撏扯住乙,窮盡其詞.兩家之說既盡,又參考而窮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學蒙.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3 -
聖經字若箇主人,解者猶若奴僕.今人不識主人,且因奴僕通名,方識得主人,畢竟不如經字也.泳.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5 -
今人讀書未多,義理未至融會處,若便去看史書,考古今治亂,理會制度典章,譬如作陂塘以溉田,須是陂塘中水已滿,然後決之,則可以流注滋殖田中禾稼.若是陂塘中水方有一勺之多,遽決之以溉田,則非徒無益於田,而一勺之水亦復無有矣.讀書既多,義理已融會,胸中尺度一一已分明,而不看史書,考治亂,理會制度典章,則是猶陂塘之水已滿,而不決以溉田.若是讀書未多,義理未有融會處,而汲汲焉以看史為先務,是猶決陂塘一勺之水以溉田也,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廣.以下讀史.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5 -
今人只為不曾讀書,祇是讀得粗書.凡讀書,先讀語孟,然後觀史,則如明鑑在此,而妍醜不可逃.若未讀徹語孟中庸大學便去看史,中無一箇權衡,多為所惑.又有一般人都不曾讀書,便言我已悟得道理,如此便是惻隱之心,如此便是羞惡之心,如此便是是非之心,渾是一箇私意,如近時祧廟可見..
/選自【古籍三十四種】/朱子語類/卷第十一 學五/讀書法下
- 196 -
讀史當觀大倫理、大機會、大治亂得失.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